【导读】儿童生长痛是什么?实际上,这是因为儿童的正常成长发育时期所特有的生理现象,大多发生在3到12岁的儿童身上。孩子因为活动量比较大,骨骼生长较快,所以可能会有膝关节疼痛等等生理性疼痛的发生。家长大可不必过于担心,这种疼痛暂时的,过段时间就会消失啦!

儿童生长痛是什么
很多家长都表示,家里上幼儿园的宝宝有时候吃完晚饭就开始喊腿疼,特别是到了晚上,疼痛就更厉害了,偶尔几次还会从睡眠中疼醒,哭闹、折腾,弄得全家人都休息不好。但是,奇怪的是,到了第二天早上,孩子的疼痛感又消失了,还是和往常一样跑跑跳跳,也不像是生病了。孩子腿疼的这一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育儿专家表示,这大多是儿童生长痛的表现。
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,多见于3~12岁生长发育正常的儿童。生长痛主要表现为间歇发作的下肢疼痛。疼痛多为钝痛,也可针刺样痛,甚至剧烈牵拉痛。疼痛的部位多在膝关节,其次是大腿和小腿部位,或小腿骨前方。疼痛呈无规则间歇发作,常在夜间出现,持续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,无游走性,肢体活动不受限。疼痛发作时不伴有发热、皮疹等全身症状。生长痛并非是一种病症,而是一种生理现象,所以,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忧,疼痛只是暂时的,过段时间就自然会消失啦!
儿童生长痛的症状
上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发育的黄金年龄,这个时期家长们都时刻关心着自家孩子的发育状况,生怕哪一个环节出问题了,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。生长痛其实也是孩子长身体的标志。那么,儿童生长痛的症状具体有哪些呢?
症状1:多为下肢疼痛
生长痛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膝、小腿和大腿的前面,偶尔会在腹股沟区,疼痛一般在关节以外的地方。典型的是双侧疼痛,也有一侧疼痛的。
症状2:多为肌肉性疼痛
生长痛主要是肌肉疼痛,而不是关节或骨骼的疼痛。疼痛的部位也不会有红肿或发热的现象。
症状3:疼痛多发于夜间
生长痛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都在晚上发生。难道孩子白天就不会感到疼痛?其实并非如此。白天时由于孩子的活动量比较大,就算感到不舒服,孩子也可能因为专注于其他事物而不易察觉。等到夜里身心都已放松下来,准备要好好休息时,“疼痛”的症状就会让孩子感到特别不舒服,甚至难以忍受。

儿童生长痛的原因
儿童生长痛的原因有哪些呢?生长痛的发生多因孩子活动量相对较大,长骨生长较快,与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长发育不协调,导致了生理性疼痛的发生。生长痛是暂时的,过段时间就会消失,爸妈不必过于担心。如下几个方面都可能会引起生长痛,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1、骨骼生长迅速
儿童骨骼生长迅速,而四肢长骨周围神经、肌腱、肌肉生长相对较慢,因而产生牵拉痛。
2、代谢产物堆积
过度活动,或发育中组织代谢产物过多,引起酸性代谢产物堆积,从而造成肌肉酸痛。
3、胫骨内弯
学步时小腿胫骨较弯曲,人体代偿性地出现一定程度膝关节外翻。随身体生长,少数幼儿没有得到及时矫正,为保持关节稳定,腿部肌肉常保持紧张状态便出现疼痛。
0条评论